北大光華:建議適時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引導貸款利率下行
2020-05-06 來自: 新京報 瀏覽次數(shù):979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直接沖擊實體經濟,造成全球經濟社會層面上的巨大災難。雖然我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重啟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面,但是正如第一季度經濟數(shù)據(jù)所顯示,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秩序的外生沖擊百年一遇,已經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較于復雜局面下的疫后經濟重建目標及較長期將面臨的下行壓力,顯得力度偏弱且碎片化,政策目標明確度不高。1929年大蕭條因政策力度不夠而遷延日久,就是歷史給予人們的教訓。經濟疲軟的慣性會使得后期經濟下行的壓力更大,問題更難解決。當前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以更強的推動力,出臺力度更大的經濟復蘇和重建方案,使得經濟重獲活力。
近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多次組織教授們就疫后中國經濟重啟建言獻策,根據(jù)疫情影響性質以及中國經濟核心邏輯的變化,提出了一攬子政策建議:
我們建議更加明確貨幣政策在疫情下經濟重啟中的定位。貨幣政策應進一步配合財政政策,為經濟復蘇反彈提供充裕的流動性,同時適時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從而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以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并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和加強貸款用途監(jiān)管,保證流動性的有效利用,防止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
在重啟經濟階段,建議央行采取如下措施:(1)適時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商業(yè)銀行主要的成本在于支付存款利息,在疫情沖擊經濟的情況下,以調整存款基準利率為途徑降低銀行負債端利率將釋放強寬松信號,產生更大逆周期調節(jié)效果。(2)進一步下調MLF、OMO等政策性利率,以此引導貸款利率下行,進而降低實體經濟中企業(yè)融資成本。(3)央行應繼續(xù)推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同向出口企業(yè)、中小微企業(yè)等特定類型的企業(yè)“精準滴灌”,通過增加中小微企業(yè)再貸款、再貼現(xiàn)額度,給予適當?shù)馁J款額度,釋放更多流動性,穩(wěn)住更多市場主體基本盤。(4)會同銀保監(jiān)會加強對貸款用途的監(jiān)管,確保資金真正流向中小微企業(yè)和實體經濟,防止資金空轉或是過多地流入房地產市場、脫實向虛。(5)可以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方式配合財政政策向政策性銀行提供更多流動性、更好地發(fā)揮政策性銀行的“準財政”功能,提升其發(fā)放低利率的長期貸款的能力和規(guī)模。